五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一瞬,對一座城市而言,卻足以書寫跨越發展的精彩篇章。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航的歷史交匯點回望,慶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躍升答卷”。
五年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慶陽提出的“挑大梁、作標桿”工作要求和建設能源產業大基地、“東數西算”樞紐地、現代農業示范地、區域消費集聚地、紅色文化傳承地目標,圍繞“‘雙輪’驅動、‘三化’并進、‘四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總體思路,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中國式現代化慶陽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這五年——綜合實力顯著躍升
經濟總量跨千億、年均增量超百億,彰顯“大市”擔當。
依托特殊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慶陽堅持不懈抓項目、擴投資、興產業,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看總量,“十四五”期間,慶陽經濟總量一路向上。2022年全市GDP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全省除蘭州外的首個千億級市州,連續三年增量以百億級躍升,預計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300億元。
看增速,“十四五”期間,年均GDP增速6.3%左右,居全省前列,超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關鍵性指標增速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城鄉居民收入跑贏GDP,與“十三五”相比,2024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216元、3778元,年均增長5.6%、8.0%,呈現出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躍升的良好態勢。

這五年——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工業經濟是“壓艙石”。
慶陽油煤氣風光電耦合伴生、能源資源富集,是陜甘寧能源“金三角”規劃重點區域,也是國家能源戰略重要接續區。
“十四五”以來,慶陽市以強工業為主攻方向,以建設國家級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為目標,能源產業擴量提質、延鏈補鏈,裝備制造突圍突破、向新向智,工業結構實現了從單一資源型向多元化、高端化的歷史性轉變。
建成了千萬噸級原油生產基地,2025年產量可達1265萬噸,原油產量占全國產量1/20以上;規劃建設5大礦區18對礦井、產能10630萬噸,2025年煤炭產量將突破1050萬噸,億噸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基地拉開架勢;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31.7%,2025年有望突破10億方,百億級天然氣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步入快車道。全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加速建設,隴電入魯工程甘肅(慶陽)段外送電力超100億千瓦時,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800萬千瓦。瑞華天然氣提氦、宏大雙氧水及嗎啉、綠源伴生氣利用等一批化工項目建成投產,化工新材料實現突破。裝備制造從無到有,三一重能、易事特、中鈉儲能、超芯電纜等企業相繼投產,首批“慶陽造”信創計算機整機下線,國內首條無人機機翼及渦發模具3D打印產線建成投運……
五年來,全市工業增加值從327.44億元增加到532億元,增長62.5%。

這五年——數字經濟異軍突起
“東數西算”工程是慶陽千載才逢的重大機遇。
2021年,國家批復將慶陽列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樞紐節點城市和十大數據中心集群。
“十四五”期間,慶陽積極搶抓這一機遇,加快建園區、落項目、擴算力、聚集群、促融合,加速構建數字經濟千億級全產業鏈。
1.7萬畝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加速建設,中國電信、中國能建等6個數據中心建成投用,簽約智譜清言、Kimi、燧原、金山云等數字經濟企業1425戶,覆蓋核心、衍生、賦能等多個領域,帶動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等產業加速集聚,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3.66萬架、智能算力7.4萬P,今年底可實現機架、算力“雙十萬”和投資、產值“雙百億”目標。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榮登全國算力園區20強榜首……
經過不懈努力,慶陽數字經濟產業實現了從“趕跑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角色轉換、從“一張白紙”到“數算樞紐”的華麗蝶變,成為全國增量最大、增速最快、智算化比例最高、消納最充分的樞紐節點和數據集群。

這五年——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農村面貌大轉變、農民收入大提升,為全省鄉村振興提供“慶陽經驗”。
慶陽是傳統農業大市,素有“隴東糧倉”的美譽,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省的1/7和1/8。
“十四五”期間,慶陽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大力推進現代寒旱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部署實施百萬畝復種增糧增效、百萬畝優質蘋果基地改造提升、百萬畝高標準農田節水補充灌溉工程,培育壯大“牛羊豬雞果菜菌藥”八大主導產業。
圣越農牧成功上市,“慶陽蘋果”“環縣羊羔肉”入選區域品牌百強榜,實現農業產業規模效益雙提升。按照“以文塑旅、以農促旅、以旅興農、農文旅深度融合”思路,加快實施農文旅融合發展“百千萬”工程,推動農民成為“新農人”、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總結推廣環縣莊子峁成功經驗,建成農文旅融合發展特色村32個,西峰毛寺、華池荔園堡、鎮原梁韓等6個村被認定命名為全國文明村……
2025年一產增加值將突破14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43.4%。

這五年——發展條件持續改善
“內在氣質”與“外觀顏值”雙向提升,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慶陽地處陜甘寧三省區交會處,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新時代“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核心攻堅區。
相較于增長的數字,城市一點一滴的變化,群眾感受更為直接。
“十四五”期間,慶陽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立體交通網絡加速成型,銀西高鐵貫穿全境,甜永高速、打慶高速建成通車,平慶鐵路和西合、東繞城、華二、G327等交通項目加快建設,慶陽機場通達北上廣深等10多個國內大中城市;園區支撐能力全面增強,以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統攬,以建設零碳園區為主攻方向,按照“一縣一園區”“一區多園”模式統籌園區設置,9個園區全部晉升為省級開發區,形成了以“東數西算”產業園為龍頭、3個市管園區為骨干、5個縣管園區為支撐的“1+3+5”園區體系,園區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3%;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效統籌產業轉型、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系統實施營林、凈水、固溝、保塬、理田、治礦等重大生態工程,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森林覆蓋率達到26.3%……
多極而立體的交通網絡使慶陽從過去的“三不管”地帶成為陜甘寧毗鄰地區的黃金節點,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好愿景正在成為美麗現實。

這五年——革命老區生機勃勃
以政治生態之“優”成高質量發展之“勢”,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營主體之“強”。
近年來,慶陽市牢牢扭住優化政治生態這一根本和關鍵,持續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常態化開展“三抓三促”行動,大力傳承弘揚南梁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思想自覺;嚴肅執紀監督問責,嚴查各類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牢固樹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選人用人導向,有效提振了干部隊伍士氣,帶動黨風政風持續好轉,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慶陽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大計和長遠之計,創新開展“服務型效能型”機關創建、“千名干部幫千企”“營商環境紅黑榜”等一系列活動舉措,堅決查處了一批嚴重損害營商環境的人和事,2024年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位次從2020年全省墊底躍升到第6位,招商引資企業評價滿意度得分居全省第一。
這五年,慶陽“風清氣正、政通人和,干事創業、建功立業”的政治生態持續向好,“慶陽大有可為、應當大有作為、關鍵是事在人為”的社會共識更加凝聚,“慶陽人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正在從信心決心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現實。
回望“十四五”,老區干部群眾以攻堅克難、堅韌不拔的政治勇氣,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以高質量發展實際成效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展望“十五五”,大家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慶陽發展新篇章。
- 2025-11-05蘭州城關交警進校園 沉浸式宣教筑牢安全防線
- 2025-11-05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成果落地與人才發展交流會在蘭舉辦
- 2025-11-05隴拍客丨民樂:水庫秋色惹人醉
- 2025-11-05隴拍客丨臨澤小城秋景入畫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