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這是黨中央著眼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對“十五五”時期重要地位作出的重大判斷,我們要準確把握其內涵要義,乘勢而上、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做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實現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分階段有步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新中國成立以來,圍繞現代化建設戰略部署,我國接續制定和實施了一個個五年規劃(計劃),有力引導和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就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兩步走”戰略安排,其中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通過實施“十四五”至“十六五”三個五年規劃來完成。“十四五”時期是第一個五年,已經打下堅實基礎,實現良好開局。“十五五”時期是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夯實基礎,就要更加關注對發展和安全具有基礎性影響的事,進一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層次問題,為“十六五”時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圓滿收官掃清障礙、鋪平道路;全面發力,就要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目標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社會文明程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國家安全屏障鞏固等各方面工作協同并進、取得全方位進展。
做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新變化、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的需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外部勢力對我國全方位打壓遏制,大國博弈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嚴峻性。“十五五”時期,要更好把握危與機、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辯證關系,更加積極有為地應對挑戰、推動發展。一方面,放眼世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要前瞻性把握新情況新動向對我國發展的影響,塑造我國和世界關系新格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競爭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另一方面,立足國內,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要進一步做強國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面對國際上可能遇到的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只要國內發展保持健康平穩,我們抵御沖擊、應對考驗就更有底氣。
做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適應我國發展階段性要求、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我國正處于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跨越、進而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關鍵階段,經濟發展加快轉型,呈現諸多新特征。從國內國際雙循環看,國內大循環主體作用、內需導向作用更加凸顯。從增量和存量關系看,經濟發展由增量帶動為主向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并重轉變。從人口形勢看,我國人口進入減量發展階段,老齡化程度加深,少子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趨勢明顯。這些基礎條件變化將從供給和需求、總量和結構、宏觀和微觀等方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十五五”時期,必須更好適應新形勢、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積極破解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和歷史使命。只要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抓住這個重要時間窗口,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就定能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作者:郝思斯)
- 2025-11-04我說變化 | “食堂接待簡單又干凈”
- 2025-11-04深學細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 廣安觀潮 | 在加大一體推進“三不腐”力度上下功夫
- 2025-11-04監督故事 | 武高村的幸?!暗儭?/a>
- 2025-11-04福建莆田聚焦影響市場秩序問題綜合施治 得意之筆 | 推動構建風清氣正營商環境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