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學 李小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健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講好永靖段“黃河故事”,在省、州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永靖縣委、縣政府精心策劃,縣委宣傳部聯合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共同打造了大型舞臺情景劇《黃河安瀾》。作為一部全景呈現劉家峽水電站建設的宏大史詩,《黃河安瀾》以劉家峽水電站的建設歷程為背景,在綿延的歷史縱深中勾勒時代變遷;通過一個家庭、一代人的個體記憶燭照集體記憶,在“小我”與“大我”之間升華情感,從而將個人奮斗、家族傳承與國家發展緊密交織,在藝術化的敘事中完成了對劉家峽水電站建設者的詩意書寫。

《黃河安瀾》以一家四代人的命運為主線,采用以小見大,以微觀歷史映照大歷史的創作方式,讓觀眾透過個體的成長史感知歷史的脈搏。劇作并未直接鋪陳宏大的水電工程建設史,而是中、老一輩建設者在黃河峽谷中“用血肉之軀筑起‘水電明珠’”,年輕的工人在啞炮排除時悲壯犧牲,而后代則在新世紀繼續守護黃河安瀾。這種通過一個人、一個家庭展現時代歷史的敘事結構,使得歷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饵S河安瀾》正是通過“劉電人”的個體生命經驗,讓觀眾在情感共鳴中理解“黃河治理”這一國家工程的深遠意義。

優秀的文藝作品往往能在個人情感與集體精神之間找到平衡?!饵S河安瀾》并未止步于對建設者艱苦創業的簡單謳歌,而是深入刻畫了他們的情感世界——夫妻的離別、父子的傳承、戰友的犧牲,這些細膩的情感描寫使得角色立體豐滿。那些在宏大歷史敘事中容易被遮蔽的普通人——他們的喜怒哀樂、奮斗犧牲,正是《黃河安瀾》最動人的筆墨。例如,劇中建設者“用嘴吸取積水吐進鉆眼”的震撼場景,以及烈士陵園中跨越時空的忠魂對話,既是個體奉獻的悲壯寫照,也是集體精神的崇高升華。在《黃河安瀾》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劉家峽水電站的建設史詩,更是一代代建設者用青春和熱血鑄就的生命贊歌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人民創造歷史"的深刻內涵。以“小我”的情感真實,托舉起“大我”的歷史厚重,也是《黃河安瀾》能夠引發觀眾共鳴的原因之一。

較于傳統的歷史正劇,《黃河安瀾》采用歌舞情景劇的形式,融合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手段,使得敘事更具感染力。劇中黃河號子的鏗鏘節奏、建設者群像的舞蹈編排,既強化了史詩感,又賦予歷史以流動的詩意。此外,該劇在舞美設計上融入現代科技,如LED屏對黃河波濤的動態呈現,使得歷史場景的再現更具視覺沖擊力。

《黃河安瀾》的成功,不僅在于它對劉家峽水電站建設史的生動再現,更在于它通過個體敘事與集體記憶的交融,讓黃河精神在當代觀眾心中激蕩回響。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歷史敘事,既需要時代的廣度,也需要生命的溫度;既要有集體記憶的壯闊,也要有個體情感的深邃。唯有如此,文藝作品才能真正抵達人心,并在歷史的回響中煥發永恒的生命力。
- 2025-10-21“黃河安瀾”:書寫新時代甘肅黃河文化新篇章
- 2025-10-08秦不渝散文集《落葉滿涼州》在武威首發
- 2025-09-10甘肅新聞丨(牢記囑托踐行動)瑰寶:文脈傳承煥新彩
- 2025-08-22一個甘肅農婦拍照、寫詩的30年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